屋村下的月光 |
隱藏的月亮 |
應是活在當下及時行樂?? 還是先苦後甜預備未來??
我問最小的表弟, 他很肯定跟我說 " 當然是及時行樂🎡🎢🎠🏖,
買任何自己想買的(奢侈名牌品), 盡情與朋友歡樂 "
總之, 就是要把握任何時間“對自己好”。
但我想問🤔️
“玩樂令你得到什麼?”
“這一刻快樂, 能一直維持下去嗎? ”
“做兼職換取得來的薪金💰, 再去購買奢侈名牌令你快樂多久??”
“你覺得你返兼職時間長🕰? 還是購買名牌後快樂維持的時間長⏱??”
"你預計十年後, 你能做什麼?"
我很想叫醒他,“你為何不從現在開始先延後享樂, 先學習打好基礎, 學習理財概念, 日後慢慢享樂不是更好”
但發現是“對牛🐂彈琴”, 最後放棄了! 這個年齡若不是家長指引是不行的, 而且, 他媽媽我呀姨都覺得没問題, 那麼我這外人有什麼好說的! 投降~
相反, 我公司的管理層, 他們在教育方面很不同, 他們家中多數不安裝TV📺, 主力教育他們的小朋友👨👨👧👦要先努力學習, 培育他們閱讀書籍📚, 引導他們思考🤔及培育他們理財觀, 以及外語能力🗣!
這就是中層人士與基層的不同!
最近, 我有跟一位想法比較接近的朋友在講財務自由這個問題, 我們都是基層, 没有自己的第一桶金, 没有父母蔭, 但我們都不想向現實低頭, 我們很想為自己的未來奮鬥, 所以減少享樂方面(不完全做到滴水不漏💧, 間歇都有去食好野放鬆🍱), 但有些人會話我們是守財奴, 我會被這些話動搖, 但是我朋友很清楚說“覺得是對的就做啦~理得人如何看”
那一刻, 我腦中出現“真理”這2個字. 没錯! 對的事就去做, 只要做, 不要被動搖, 為什麼要理其他人的想法, 我們要做的是計劃自己個人/獨立的未來! 他們不是你, 為何要理他們! 這一刻, 他們是羸了我們, 但日後呢?
為了這個目標, 我們互相鼓勵, 或許現在没有任何成就, 但我相信能在這過程中學習到更寶貴的經驗⭐️, 創造不同的可能. 我們願意嘗試任何能做的, 令自己生活變得更好的事. 儘管, 我們都不是自小被培育理財觀的人, 只要現在醒覺了. 我相信有心未怕遲, KXC老闆都是退休後才開始發達的呀💵💶💷!
堅守信念! 人有無限可能! 只要觀察! 留意機會! 相信未來一定可以改變!🔥🔥
慈山寺一日遊
先講下慈山寺是由李嘉誠先生發心興建,位於大埔。
我哋去前都要提早一個月,經慈山寺官網登記預約上山日期時間,最後預約左4月30日13:30參觀。
當日11:30am🕦荃灣區坐西鐵到紅磡🚈,再轉東鐵到大埔墟站。出閘後,再搵綠色小巴20C,好彩當日呢架小巴可以直達慈山寺門口不用再行路上山,搭小巴🚐時間約20分鐘,全程收費$7.7 。
到達後,要係門口即右邊👉排隊,展示預約資料📄,可以用手機show都接受。
職員會提供預約左人數,每人一個登寺證,呢個證除咗入門口,仲係參觀展會入場證 走時仲要俾返職員👨💼。
入到去,好快見到觀音像半身!
上梯入寺,為尊重場合不便影相太多,但入面係有很多觀音菩薩/18羅漢/莊嚴金佛像,入面環境很清幽恬靜,舒適,會感受到寧靜心靈洗滌感覺。
參拜完觀音菩薩/金佛,再去參觀以下觀音大像。
首先供奉水,職員會指示你先清潔雙手,再取木碗盛水,慢慢行到大觀音像前的水缸將水倒入,禮拜,圍繞觀音像行一圈。
之後,再去參觀展覽中心,入去參觀前要先寄放行李,不能帶袋入去參觀,但可以帶電話。
入去職員會提供一條短片講述佛像起源,聽完再入館參觀不同時期佛像,展會部分是可拍照,但有些不能拍🚫,工作人員會先通知。
完了後,再周圍行行逛,影相打卡,仲有唔好忘記參觀桃花林,可惜嘅係我哋去時冇晒桃花,只有果實,唯有CAP人哋提供嘅圖俾大家睇吓啦啦😂,所以有興趣參觀桃花🌸嘅人記得留意桃花🌸開放季節時間。
慈山寺開放時間:早上九時半至下午五時 (請留意官網更新)
哈密瓜控~ 哈密瓜味喉糖 最近買了一種哈密瓜味喉糖,味道不錯。 小小甜、清清地、涼涼地,一股清淡的哈密瓜香味,不像市場上在賣的得果定喉糖。令人有種在食藥丸的感覺。 哈密瓜控,喜歡哈密瓜味的人有興趣可以試一試。 現在#COVID-19爆發,當然要買盒放屋企防疫,以便不時之需。 1...